《被遺忘的時光》將於11月26日上映,所有票房收益將做為失智老人照護使用。
電影預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nUfn1ogQM8
MV: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E8y2hWI__g
--貼在 學習閱讀樂
在不起眼的沙灘上 撿拾美麗貝殼.
以上 部分來源文章節錄於網路文章,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將立即刪除!
我愛高跟鞋 (第296集) | |||
2010/9/28 | |||
賀照緹, | |||
| |||
55分0秒 | |||
2010 | |||
女性議題 / 社會議題 / | |||
委製 |
這是個關於願望的故事,也是一個由美麗高跟鞋串起來的故事。售價美金300-1000元的名牌高跟鞋,到底是誰做出來的呢?從取得皮料、製作、代工到套進 一雙雙白皙的腳上,要經過多少人的手?這些養牛的農婦、工人、代工管理者和穿高跟鞋的紐約名媛,都有自己生活上的難處和小小的快樂。本片以他們的願望為主 軸,呈現出美麗高跟鞋背後的故事。 本片歷經兩年的拍攝,追著名牌高跟鞋的足跡,從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一路拍到紐約的曼哈頓;從貧困的農村,殺牛取皮的血腥現場,到時尚奢華的大都會;春天,小牛的皮剛被割下,女工在生產線上,精心修飾每一個細節。到了那一年的冬天,那些細節就穿在紐約時尚女性的腳上。 全 球化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從這一雙雙高跟鞋中顯現。每個製作高跟鞋的環節,是一個小短片,裡面有不同的故事主角。透過攝影機,看到了主角腳上所穿的鞋,價格 從人民幣2元到美金600元不等。片中有女工的喜怒哀樂,也有台商作為代工者,和國際客戶協商的現場;有紐約名媛的內心世界,也有屠牛場的殘酷實境。這些 主角的願望,顯示了他們生活處境上的差異性。全片在平靜中潛伏巨大能量,猶如一首浩瀚浮於世事的詩篇。 |
五年前,我開始拍衣服和鞋子的故事,在一個機緣下,看到了名牌高跟鞋的生產線,發現做一雙鞋真是複雜,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材料。我當時想,如果不斷的追溯這 條生產線的上游,我會看到什麼?我要去哪裡找這些人?另一方面,如果我追到這條生產線的下游,又會是誰的腳,穿上這些美麗的鞋?從上游到下游,這些人們心 中的願望,會多麼的不同? 因此,我開始去找尋故事中的主角,同時問起他們的願望。這是一段十分難忘的時光。從極度的貧窮,到極度的富裕,我看到在這個世界上,充滿了令人嘆息的差異。 |
勇敢的人 依然存在
剛剛回來之後,洗完澡,我爸跟我說了一件事情,關於他教過的一個學生。
那不是他導師班的學生,他只是教過這學生某科而已,這學生家裡很窮困,爸爸經商失敗後,欠了大筆債務,他媽媽非常瞧不起自己的丈夫,行李收拾收拾就離婚跑人了,留下他和他姊姊,悲慘的是,連他姊姊都瞧不起這個爸爸,也離家出走,從此再也不聯絡,留下父子倆相依為命。
但,他爸爸其實是沒有能力養他的,經商失敗後,為了償還大筆債務,搞到最後連房子都只能用租的,平日就開計程車維生。
他爸爸買不起車子,只能跟車行用租的,而跟車行租車,一天不管你跑多少客人,到晚上就是固定要繳錢回車行,算是租金;
偏偏現在經濟又不景氣,計程車又不是很好賺,常常跑不到客人,連固定繳回車行的每天的租金,有時都還要自己貼,更發生過,繳錢給車行後,只剩下十塊錢坐公車回家,連飯都沒得吃。
而這學生,高中考上我爸任教的學校──南港高工。說實話,真的不是什麼好學校,可想而知他的成績有多差,但是他真的很認真,同學討論哪裡好玩好吃的,他都是默默聽著、一聲不吭,因為他沒有錢,更沒有時間讓他揮霍他的青春。
但是他真的很厚道,也許這點遺傳了他的爸爸,社區的義工、醫院的志工…他都當過,證書獎狀厚厚一疊。
從國中時代,他就有一個交往中的女朋友,後來這女孩子考上北一女,雖然高一高二仍然有來往,卻都是為了利用他,因為他的電腦繪圖很強,總是幫女孩應付所有大大小小的美編、壁報…等等。到最後,女孩終究還是離開他,北一女、南港高工,這之間的距離有多大,男孩子自己心裡也曉得,他也知道這女孩,就像他的媽媽瞧不起他爸爸一樣的瞧不起他,從此再也沒有來往。但是卻並未造成他喪志頹廢,他一樣為了生活和前途努力的打拚。
四年前,他從南港高工畢業,應屆考上台科大高分子工程系,他爸爸知道他考上台科大,真的很高興,可是卻也很憂心,因為,他爸爸出不起學費。
他爸爸很難過的告訴他,他只能想辦法自己出學費。就這樣,四年來,他沒要他爸爸一毛錢,除了第一學期用助學貸款,每個學期他都拚命的打工好付學費跟生活費,甚至,他還拿錢給他爸爸補貼家用。一樣的,這四年來,他犧牲了無數的玩樂,他沒本錢像一般大學生一樣,逛街、花錢、吃好吃的、治裝打扮,他根本沒時間,也沒本錢。甚至,他連女朋友都不敢交。
四年後的今天,他跨組考研究所,成了台科大自控所的榜首,同時更考上台大機械所。
今天,他去找教授,教授一個個問每個來的學生什麼高中、什麼大學畢業?每個不是建中、台大、交大,就是竹中、清大,輪到他,他很坦然的說,台科大。
教授說:「哦∼不錯啊!什麼高中畢業?」「南港。」「南港高中?」他搖搖頭:「南港高工。」
教授看著他,點點頭:「好,你進來。」
找完教授,他打電話給正在開計程車的爸爸,告訴他爸爸,他考上台大研究所了,要他爸爸也要勇敢活下去。他爸爸接完電話,
當場淚如雨下,再也無法做生意,一路開著車回家。
他爸爸打電話給我爸爸的同事,也就是這學生高中的導師,一邊講電話、一邊哭,他覺得真的很愧疚,四年來,他沒給過這孩子
一毛錢,他不是不想給,他是根本給不起;當老婆跟女兒離開他之後,若非這兒子還在他身邊,勇敢的為了自己和爸爸而活下去、而努力,他早就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今天,他兒子打電話給他,鼓勵他,也要勇敢的活下去,他真的徹徹底底的潰堤了,一個客人都不能載,就這樣哭了一整天。
我想,這孩子一定會成功的,在那樣的逆境,是我怎麼想都沒辦法想像的,從來不愁吃不愁穿的我,真的可說是十分汗顏,
當我還在想著買多少化妝品、買多少衣服時,當我還在計較著怎麼我的錢都不夠我吃喝玩樂加打扮時,有人這麼辛苦而又勇敢
的生活著。
-------------------------------------------------------------------------------------------------------------------------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就發生在今天的台灣。
在這個時代,勇敢的人,依然存在。
很了不起的小孩,在這個父母承受不了失業壓力時,
只會帶小孩一起自殺的社會,很值得把信傳出去.
當你帶給別人歡樂,你就會得到歡樂;帶給別人祝福,你就會得到別人的祝福;
如果 你經常讚美別人.不久你也會聽到有人在讚美你
,「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
大女兒過完了暑假,就要升上六年級了~到了明年的此時,我就要預備~成為國中生的媽媽,從結婚、到有了小書蟲, 再陸續迎接二個女兒的誕生,孩子從貝比,慢 慢的到幼童、然後上幼稚園,上國小,從低年級、中年級到高年級~孩子一天一天在長大,而當母親的我,每當看見自己的孩子,或是客人的孩子,拋出一次比一次 能量更大的問題時,除了尋求書本裡的~解決方法,然後依樣畫葫蘆的把一些〞有智慧、但不見得適合自己〞的語言,從自己的口中講出,試圖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決 自己的親子問題~孩子小的時候,其實還真的是挺有用。
就像如果生病了,吃下醫生開的藥,也許幾天就會好,但是~如果生活裡充斥著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老是糟蹋著自己的身體,漸漸的~你會發現,即使吃下再多的 特效藥,病痛仍舊會三不五時回來拜訪~帶孩子原理,其實也是一樣,孩子小,呼嚨一下,或愛的小手拿出來晃晃,還是~買點小禮物收買人心,搞定小小孩,都不 算太難,但是孩子大了呢!那些〞撇步〞,肯定逐漸不管用,我在這兒看了十三年,從觀察客人到看見自己,漸漸的我明瞭,有很多問題,其實都出在大人的身上。
〞只要大人對了,孩子也就對了〞~但是大人要怎麼才能對?其實得從認識自己,整理自己,最後接受自己~開始,這個工程真的是〞非常的浩大〞,而且往往很多 時候又是~往事不堪回首,就像是一個堆滿了雜物、灰塵、蜘蛛網的角落,叫你去整理,誰要啊!
代誌,就是這樣啦!清楚、明瞭了這件事後,就在某一天,我突然清醒了~我不想再狗吠火車,所以~手手部落格,開始長雜草,因為園叮噹年的愚工移山精神,早 就不知跑哪去了~我覺得還是務實點好了,回歸賣書的本業,好好的當個~賣書的商人就好啦!(還順便想一下,如果不賣書想轉行,可以轉什麼好呢!)
我想~我終於認清自己了,這對我而言,還真的是好事一件,我不再成天腦袋裡想著,要寫點什麼來改變一下世界,因為我清楚~自己還不算是一個〞對的人〞,所 以我把時間和腦袋空下來~好好的讓自己想一想。
以上,報告完畢~過去二個月,雖然沒有認真的孵文字,但仍舊有認真的換個方式、換個角度過日子,生活中適當的空白,真的是挺需要的呢!
心清了,好事可能就發生囉~6月初時,接到了一位許久未見面的大姐電話,認識那位大姐可能快20年囉~不過大概有5.6年沒再聯絡過。那一天接到她電話, 自己還有些的訝異,因為她突然想到我,就打通電話問候一下~
她和先生,一直都是過著簡單的生活~會認識她~其實真的是緣份~過去30多年來,她們生產著一些樣式簡單高雅、品質優良的綿柔娃娃,外銷到法國,沒有大老 闆的架子,也從沒想過要把產品移到大陸生產,就這樣~默默的在台灣的一個角落,生產著一個、一個銷往法國的可愛娃娃。
十多年前,當時我還是一個〞小姐〞,她們的娃娃,我只能買給剛出生的姪子玩,那小傢伙也很有趣,非常的給姑姑面子,愛極了那樣式簡單,但柔軟舒服的娃娃, 每天晚上睡覺時,一定得抱著它睡,少了它~就睡不著,因為他太賞臉了,所以~我才能有機會一直找那位大姐,買來送給他。
姪子很可愛~一直到小學了,晚上還是要抱娃娃~以前我們嫌它的娃娃臭,他還會拿來自己鼻子前大大的吸口氣,然後告訴妳~哪有,很香好不好,小孩就是這麼可 愛~如今我姪子,已經是個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啦。(歲月真的很不饒人)
說到娃娃,我自己小時候~也曾經有一個,那是唸國中的姐姐家政課時做的~姐姐的家政老師,就是周杰倫的媽媽~葉惠美喔!
我姐不太會唸書,但是手很巧(我看她一天到晚都在幫老師織毛線,老師賞識她,她也做的很起勁),它家政課完成的那個娃娃~不知怎麼搞的,我就是特別的喜歡,所以沒多久後,那娃娃就變成~我的了。
那個娃娃~在我的童年生命裡,確實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除了拿它來扮家家酒之外,我記得我常常對它講心事,或是抱著它哭~我小時候過的挺哀怨的,所以需要 傷心難過的情況挺不少,當然那些事現在再去回頭看,只不過是一些非常小兒科的事,根本不需要想太多或計較太多,不過孩子嘛~如果那麼有智慧,就不叫孩子 了。
我真的喜歡極那個娃娃了,所以,它後來變得挺髒的(臉上應該有很多我的眼淚和鼻涕吧),有一次,我把它拿去用水洗一洗~這下子不得了了,因為裡面塞的是〞 木棉〞,被水洗過後~木棉花在身體裡結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就被我打入冷宮了。
從此之後,我就沒有再找到看對眼的娃娃了,不過~直到現在,我仍舊很懷念我的那個簡單且純手工縫製的娃娃。
對孩子而言,簡單的東西,反而珍貴。那位大姐的一通電話,勾起了我童年的某些回憶~幾天後,她無預警的來到店裡,手上拿了二個娃娃要送我女兒,好綿、好柔 的觸感~就在當下,我問她~小書蟲的店裡,可有機會也把這些娃娃推薦給客人呢?(我知道她們每次出口,會剩餘一點點的娃娃量)對於我突然的請求,她大概嚇 了一大跳吧!
呵~呵~後來,她答應了~果然,認識了快二十年,還是挺不錯的呢。很多事,就是發生的那樣美妙,一通電話,一個娃娃~讓我搭上了時光機,回到了童年,裡面 也許有些屬於那年代的苦澀,但是~在那裡,彷彿媽媽和姐姐,從未離開過~
回顧過往,總會讓人瞬間跌進某種無法預料的思緒,但是~當你去面對時,也許一個、一個糾結的頑結,已經慢慢的在鬆動,甚至也悄悄的被解開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對父母而言~因為認識、瞭解自己之後,你才能慢慢的把心修補圓滿,你才能成為對的人。只要你對了,孩子也就對了。
在書店裡,我有機會碰到比別人多很多的人,多年前,我很幸運,因為有人提醒我~要認識自己,我想~我不應該自己獨吞下這些的美好~也許,在某些適當的時機,你也可能會需要這麼做,至於何時要開始做,應該要怎麼做?沒有任何的標準路徑,不過只要你有想做~就會有路去引導你。
手手姐姐之後大概不會太常在部落格上碎唸了,所以要祝福大家,未來的每一天~都要更幸福喔!
(什麼是幸福?可不是有錢才叫幸福喔!)
窮得富有 | |
節目長度:11分30秒 下 載mp3(16k) | (128k)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靈心。歡迎您收聽自在人生路。當追求物質享受、放縱慾望的生活過到一個程度之後,有些人開始反省,倡導 起一種截然不同反璞歸真的生活方式。這種新生活方式的倡導者或者實踐者,常常會寫書,把他們的心得分享出來。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位德國女士身體力行,過起 一種非常特別的生活,相當有意思,也想在節目裡與大家分享。她過的是一種完全不需要錢的日子,重要的是,她過得很富有,怎麼過的呢?與您分享這篇文章,我 身無分文 卻很富有。
海德瑪麗是一個奇特的 人。她既沒有住房,也沒有醫療保險和汽車,別說是帳戶,她甚至連一個錢包都沒有。那麼她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失業者嗎?在德國,即便是失業者每個月也有300 多歐元的社會救濟金,外加國家提供的住房和醫療保險,更何況海德瑪麗曾經是享有政府官員待遇的小學老師,同時還當過收入頗豐的心理醫生,那麼她按理能夠拿 到一些社會福利吧?可是她卻什麼也沒有。 她一無所有的原因倒不是她失去了工作能 力,或拿不到國家提供的福利金,而是她決心要過這樣一種沒錢的生活,而且一過就是整整10年。在全德國都在討論社會救濟金過低,德國是否已經出現貧窮階層 的時候,身無分文的海德瑪麗卻認為她自己非常富有。 1942年,東普魯士一個富有 的咖啡廠廠主家迎來了第三個孩子,她就是一頭金髮的海德瑪麗。海德瑪麗在保姆的照料和兩個哥哥的陪伴下長到兩歲時,二戰的戰火燒到了她的家鄉。在一片慌亂 中,海德瑪麗的媽媽拉扯著幾個孩子踏上了逃亡的路。這時,海德瑪麗的爸爸早已經被徵召入伍,上了戰場。 施維爾默爾一家人逃到了北德的海濱小城艾克福爾德市時,他們早已是一身破爛,一無所有。幼小的海德瑪麗經歷了一生中第一次突然 從富有跌入貧窮的人生波浪。兒童時代,她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失去了財產和金錢,他們一家人在周圍人的眼中就突然變得那麼一錢不值了。莫非錢是衡量人的價 值的唯一標準? 俗話說:「金錢就是上帝」、「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海德瑪麗對 金錢的看法卻格外與眾不同,她不想讓自己的價值與物質財富劃上等號。倔強而好奇的個性促使她做出了一連串讓周圍人瞠目結舌的選擇…… 畢業後,海德瑪麗當上了老師。老師在德國是終生職業,而她卻在當了15年的老師之後,主動放棄了這個鐵飯碗,改行做了心理醫 生。而一個偶然的機遇改變了她的一生。 一天她在廣播中聽到,加拿大鄉村的一個公司 突然倒閉後,當地的人都失去了工作。為了自助,這裡的人組成了服務互換圈,也就是你幫我修車,我幫你做飯、打掃衛生。這個看似原始的做法,啟發了海德瑪 麗,讓她看到了建立一個不受金錢左右的微型社會圈,來體現人的原始價值的可能性。 受 到這條新聞的啟發,海德瑪麗自己也在她工作的多特蒙德市,建立起了這樣一個服務互換圈。她每天忙於收集地址,記錄每個圈友能提供的服務。 4年之後,海德瑪麗離開了她自己建立的這個互換圈,向她的下一個目標邁進。她決心親身做一個嘗試,那就是過一個真正沒有錢的 生活。那時她的一兒一女已經長大成人,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她和丈夫也早已分居。海德瑪麗毅然決然的退掉了租的房子,把傢俱和其他所有用不著的東西都送給 了別人,只留了一些衣物存放在朋友的家中。 她嘗試著建立一個純私人的服務互換圈。 這個互換圈的範圍剛開始還只局限在多特蒙德,但是很快就發展到整個德國。 她為別人 提供法語輔導課,換取一個手機卡;為商店打掃衛生,換取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幫眼鏡店的老闆照看家裡的貓,換一隻眼鏡,還時常在圈友出去度假時,幫他們看家 和照看家中的寵物,這樣她就可以住圈友的家裡,有幾個星期的時間不用為住處發愁。有時,她也會重操舊業,為圈友做心理諮詢。不過,她始終如一的原則是:絕 不接受金錢。 海德瑪麗原來只想過上一年沒有錢的生活,體驗一下在現代社會沒有錢能 否活得下來,然後再恢復以前的正常生活。她事先並沒想到自己會越來越適應這種看起來並不容易的生活。5年前,一家出版社發現了她,為她出了一本自傳,取名 為:《福從天降的試驗》。 沒想到這本書的出版,使得海德瑪麗一夜成名。西班牙、荷 蘭、韓國和日本的出版商紛紛和她聯繫,要出版她的作品。榮譽和金錢就像是童話中描述的那樣從天而降。海德瑪麗成了電視座談節目的常客,頻繁地被邀請到各地 演講。不過她依然堅持不接受金錢報酬的原則,但唯獨收下了出版社的稿費。 回憶起當 時的情況,她笑著說:「我口袋裡經常放著1,000塊錢一張的大鈔,我走在街上,就把錢送給不認識的人。後來,我就換成了100歐元面值的鈔票,送給一些 單身母親,直到把錢送光。」 海德瑪麗甚至想過,是不是應該多掙點錢,好拿去送人, 把錢送給需要的人也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經過仔細的考慮,她放棄了這個想法:「我想明白了。這沒有用,不過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社會上的問題。而且,人 也永遠不會滿足。與其那樣,我還不如在體制結構上下功夫。」 海德瑪麗渴望尋找到一 個不受金錢左右的價值系統,她說:「我的願望是改變社會。」自傳的出版為海德瑪麗實現自己的理想帶來了機緣,她頻頻收到各類組織的邀請,請她去參加讀書 會,與讀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 當我第一次撥通海德瑪麗的手機時,一個快樂、溫和 的聲音從聽筒中傳來。海德瑪麗高興的說,剛剛接到家鄉小城一個組織的邀請,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舉辦討論會。「我告訴大家,這10年的經歷告訴我:這一切是 可行的,我們真的有條件這樣生活,而且活得很好。」 海德瑪麗的聲音裡充滿了自信。 她認為10年沒有錢的生活讓她變得格外富有,她不僅不用為怎麼存錢、花錢而耗費精力,從而贏得了時間,也結識了無數重視金錢以外價值的朋友,同時有機會時 時刻刻面對自己的內心,這使她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 「人在生活中總是被怕心束縛, 我以前把怕心看作是我身體裡一個活的生命。」她有趣地發現,當她不認為自己和怕心是一體的時候,怕心就開始離她遠去。與此同時,她也學會了調動自身抵禦疾 病的能力。 幾年前,她騎車時摔倒在地,撞到了尾骨,疼得她抬不起身子。但是,她堅 持不讓路人去叫救護車,而是裝著好多了的樣子,給一個朋友打了電話。這個朋友把她送到了她正在幫別人看著的一個家裡。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海德瑪麗說:「我 在床上躺了3個星期。一點兒也不緊張。現在想起來,還挺驕傲的。我學會了耐心等待,等著疼痛慢慢過去。什麼止痛藥也沒吃。」 在床上躺了3個星期之後,海德瑪麗沒有經過醫生治療就完全恢復了健康。這使得她更加堅信,生活中沒有一定要用錢才能解決的問 題。 她驕傲地說:「我知道,有一股神的力量在引導著我。我一點也不用害怕。我只需要 用心去體會人生存的目的,一切都會過得很好。錢也許在哪一天就會徹底消失,人又何必成為錢的奴隸。」 ************************************************************************* 聽眾朋友,您正在收聽的是自在人生路。您覺得自己能過起文章說的那種生活嗎?人一旦把對身外之物的追求最大程度的放棄,反而 會激發自己與生俱來的本能和善良。特別對身體健康這一點,人體本來就有的自我修復能力,通常在簡樸過活的人身上,最容易發揮出來喔。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 裡,謝謝您的收聽,我們下回空中見。 |
MP3內容:
劉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文化咖啡館,我是劉珍。
蔡潔:大家好,我是蔡潔,很高興我們又在文化咖啡館節目中相會。
劉珍:今天節目一開始的這首歌曲,我想許多聽眾朋友一定是很熟悉的。
蔡潔:是的,這是送別,是一首很好聽的歌曲,這首歌的詞是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師寫的,這詞真美。
劉珍:是的,我把詞念一遍: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蔡潔:李叔同先生的詞也是從唐詩宋詞中取材,這首我們從小學時候就開始唱的歌「送別」,在中國已成為離別歌中的不二經典,可 能許多人不知道他的曲是一首美國民謠噢。
劉珍:恩,是啊,送別的曲是一首美國民謠, 歌名叫「夢見家鄉與母親」(Dreaming Home And Mother),這是 約翰—奧德威 所作的曲。
蔡潔:我想很多人都想不到吧,因為李叔同填的詞,詞曲貼切,歌詞意境宛如當下,送別是他的代表作,淡淡的笛音吹出離愁,優美 的歌詞寫出別緒,讓人聽了百感交集,直覺得就是一首中國民謠。
劉珍:的確沒有人會懷 疑的。記得林海音女士作的「城南舊事」這本書後來拍成電影,主題曲就用「送別」這首歌曲。
蔡潔:恩,也因此讓這首歌更廣傳了。
【歌曲】
劉珍:李叔同的歌意韻悠長它是音樂與文學的完美結合,也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創,引領中國音樂開啟新風貌。我們來跟聽眾朋友 談談李叔同先生吧!
蔡潔:恩,好的,李叔同曾經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創始人之一,他是 我國最早出國學文藝的留學生之一;是最早提倡話劇,最早研究油畫,也是最早研究西方音樂的藝術教育家之一。
劉珍:是的,他開創了許多第一。但是他終身的「藝事」是書法,他的書法,更是達到了極高的境界,所以他被譽為20 世紀中國十大書法家之一。嗯,那我們就從一些記載中的資料敘述來跟聽眾朋友們聊一聊吧。
蔡潔:好的,李叔同先生是在1880年10月23日出生於天津一個官吏兼鹽商的家庭。取名文濤,他家境富有,父親是清道光進 士,母親有很高的文化素養,他天資聰穎,自幼好學,年輕時風流倜儻,狂放不羈,才華洋溢,思想活躍,曾以文藝鼓吹革命。在東京美術專科留學時,男扮女妝, 飾演《茶花女》等主角,轟動日本,他把門票的全部收入拿回中國賬災。
劉珍:李叔同的 祖父早年移居天津經營鹽業和錢莊。他的父親李世珍,自幼攻習儒學,後來考中舉人和進士,曾在吏部任職,不久辭官經商,繼承家業,成為天津巨富。他是父親在 68歲時與年輕的姨太太所生。李叔同幼年喪父,受母親的影響比較多。
蔡潔:他7歲時 開始誦讀《玉歷鈔傳》、《百孝圖》、《返性篇》、《格言聯璧》等傳統讀本。當時,他雖然不懂這些書的內容,但是他卻常常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努力的誦讀。再大 一點時他就開始吟讀唐詩、「四子書」及《古文觀止》等,他還愛好書法和篆刻,也寫得一手很好的篆字。由此可見,李叔同很早就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打下了比較 深厚的基礎。
劉珍:李叔同16歲時進入輔仁書院學習,17歲時隨天津名士趙幼梅學 習填詞,同時從書法篆刻名家唐靜巖學習書法和篆刻,小小年紀,已成為一位文采出眾的才子。後來定居上海。當時,上海聚集了很多文人墨客,也有不少文化社團 組織。在上海,李叔同他的詩、書、篆刻等作品常登上報刊,他也因此名聲大振,成為聞名上海的書畫名流。
蔡潔:1911年,李叔同學成回國。這時候,由於經商不善,他的家業已經瀕臨破敗。他不懂經商之道,經商也不符合他的志趣,所 以他對這些也並不十分看重。回國後,李叔同就以教師為職業,繼續從事樂歌和圖畫教學。
劉 珍:李叔同他先在天津直隸模範工業學堂教授圖畫,後來就職城東女學,教授文學和音樂。又受聘浙江省立兩級師範學校,過起了樸素清苦的教師生活。當時,這些 學校的聲譽很高。李叔同到該校任教後,由於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深受師生愛戴,因此原本圖畫和音樂這兩門比較薄弱課程的地位也因此得到很大提高。
蔡潔:作為一名教師,李叔同對學生在學習上的要求是很嚴格的,但在生活上對學生們是關心備至,他曾用自己的薪水幫助學生劉質 平出國深造。在教學中,李叔同親自編寫各種講義,他撰寫的美術史教科書,是中國人自行撰寫的第一部西洋美術史。李叔同以深厚的傳統文化底子和西洋音樂、美 術學養,及其人格魅力和敬業的精神,培養了一大批音樂和美術的優秀人才,對我國近代文化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國「五四」時期不少著名的音樂家、美術家 和作家,都曾受到過他的教誨。
劉珍:李叔同在音樂教育實踐中,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審美 能力放在優先地位,這與他的老師蔡元培美學思想的核心內容「人格審美教育」不謀而合。在這方面,李叔同的同事和學生對他有過許多讚譽和評說。
蔡潔:他的同事夏丏尊曾說:李叔同對學生的感化力很大,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全校師生以及工役們沒有人不起敬的。他的力量是來 自於誠敬。他的學生豐子愷曾說:「他教授圖畫音樂,有許多其他修養作背景,他做教師,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薩那樣有『輝光』。他從不威脅學生,而學生見 到他自生敬畏;他從不嚴責學生,而學生自會用功。他是實行人格感化的一位大教育家。同事們都說自有學校以來,自有教師以來,沒有勝過他的。 「在教師中,同事們都不會忘記他;他從無怒容,總是輕輕地像母親一般的吩咐他們;同學中也有願意跟他到天邊的。也有立志以藝術作終身事業的。他深深的影響 著每個人。學生們都對他心存感激。
劉珍:李叔同教育學生的方式真的是非常好、非常成 功,真的是很不容易,也很難得,能夠讓學生這樣以他為榜樣,對他感恩至極。
蔡潔:是 啊!因為李叔同是付出真心來教導學生,自然很受到學生的愛戴。舉個例子,他的學生叫劉質平的,他不但視李叔同為恩師,更終身以慈父侍奉之。李叔同出家後, 一次他大病尚未痊癒,有位高僧請他到西安去宣揚佛學,他自己知道這次行程生死難卜,所以臨行前他立下遺囑。劉質平見到遺囑後,心想老師此行兇多吉少,便立 即跑到碼頭,苦苦相勸,最後把李叔同背下船來,送回原地繼續養病。
【音樂】
劉珍:聽眾朋友,您現在收聽的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文化咖啡館,我是劉珍。
蔡潔:我是蔡潔。今天為聽眾朋友介紹的是中國現代藝術之父—李叔同。我們剛剛談到李叔同開創了許多第一,他還曾經做過一件驚世 駭俗的事噢。
劉珍:噢?是什麼事情呢?
蔡潔:1905年4月,李叔同的生母病故,他和家眷一起扶送母親的靈柩返回天津。在治喪時,他衝破傳統的外喪或偏房靈柩不得進 門入廳的傳統習俗。他力排眾議,棄舊鼎新,不僅在家中為母親舉辦「追悼會」,還不讓家人穿白色孝服,全部改穿黑色服裝,拒絕接納喪儀,由弔唁者致悼詞。他 自己則坐在鋼琴旁,自彈自唱悼歌。
劉珍:李叔同這樣的舉動在當時一定讓人覺得是很新 潮的作法。
蔡潔:是啊,記載中說天津的《大公報》對此還做了報導,稱讚李叔同是「新 世界之傑士」。為表達喪母之痛,李叔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李哀。這時是晚清末年,與許多知識份子一樣,李叔同面對國家河山破碎和社會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現 實,在報國無門的苦悶心情下,決定東渡日本留學,探求救國之道。行前,他按《金縷曲》詞牌填寫《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一闕,詞中有「二十篇文章」抒發了 他離別祖國前的愛國情懷和抱負,他這樣的舉動再當時也是震驚一時。
【歌曲】
劉珍:聽眾朋友,您現在收聽的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文化咖啡館,我是劉珍。
蔡潔:我是蔡潔。今天為聽眾朋友介紹的是中國現代藝術之父—李叔同。
劉珍:除了「送別」之外,李叔同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中文填詞的歌曲,叫「憶兒時」噢。就是我們現在聽到的這首歌曲。
蔡潔:是,憶兒時的詞我也把它念一念:
春去秋來 歲月如流 遊子傷漂泊 回憶兒時 家居嬉戲 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 老梅一樹 樹底迷藏捉 高枝啼鳥 小川游魚 曾把閒情托
兒時歡樂 兒時歡樂 斯樂不可作 兒時歡樂 兒時歡樂 斯樂不可作
劉珍:憶兒時也是中文化的 西方民謠。這首歌曲的原曲也是美國民謠,叫「我那陽光燦爛的老家」(My Dear Old Sunny Home),他是知名美國民謠作曲家海斯所作的曲。
蔡潔:經李叔同填詞,表現的兒時 情境,憶兒時的歌詞樸素真摯、委婉自如、幽思又智慧,充滿對生命的思索,聽了真有回到兒時的感覺,味道就是中國民謠。
劉珍:是啊!李叔同為我國近代音樂作出了許多卓越貢獻,一些貢獻和成就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具有開創意義。
蔡潔:1901年,李叔同考入上海南洋公學特班,成為蔡元培的得意門生。1902年冬,南洋公學發生罷課風潮,學生相繼退 學。1904年,愛國運動風起雲湧,李叔同與黃炎培等在上海創設了「滬學會」,以「興學」和「演講」的方式,傳播愛國民主思想。
劉珍:1905年,李叔同曾手書《祖國歌》的詞譜,這首以中國民間樂曲《老六板》為基本曲調的歌曲,抒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深受青年學子們的歡迎,很快就由上海傳唱到其他城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蔡 潔:1905年,李叔同編印出版《國學唱歌集》,歌詞選用了《詩經》、《離騷》、唐宋詩詞等,表現出作者深厚的「國學」底子和對國學的重視。
劉珍:1906年,李叔同獨自在日本創辦了《音樂小雜誌》,在日本印成後,寄回國內發行。這本雜誌雖然只發行了一期,卻是中 國近代音樂史上的第一本音樂雜誌。這本雜誌包括圖畫、插圖、樂史、樂典等欄目,除樂典、三首詞作、部分插圖的作者是日本人外,其他內容(包括封面設計和水 彩畫)都出自李叔同一人之手,署名「息霜」。
蔡潔:在雜誌的「序言」中寫道:「蓋琢 磨道德,促社會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寧有極歟!」他論述了自然界各種音響給人的不同共鳴和感受,並認為將自然界的音響加工成「音 樂」,就能發揮巨大的社會功能。這篇序文也體現了李叔同的音樂啟蒙教育思想和音樂觀。
劉 珍:這本雜誌還刊登了李叔同填詞編寫的三首樂歌:《隋堤柳》、《我的國》和《春郊賽跑》。《我的國》,豪邁壯闊的歌詞充滿愛國激情,表達了他希望祖國富強 的強烈願望。
蔡潔:李叔同還根據日本石原小三郎的《西洋音樂史》中的資料,編寫了介 紹音樂大師貝多芬的文章,並用炭筆精心繪製了「樂聖貝多芬像」。李叔同不但是第一位向國人介紹貝多芬的中國人,也是尊稱貝多芬為「樂聖」的第一人。
劉珍:李叔同在《昨非錄》一文中,還對音樂簡譜和五線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十年前日本的唱歌集,大多數都使用 1234的簡譜。現在從幼稚園唱歌起,都用五線譜。我國的歌唱集與各學校音樂教授,大多用簡譜,是不合宜的。」並且針對自己剛出版不久的《國學唱歌集》沒 能身體力行使用五線譜而痛悔自責:認為這是他一件愧對自己良心的事情。他並囑咐友人,不要再發售並毀版以補過錯。
蔡潔:李叔同從一個富家風流公子和文壇名士,變為一個剪掉辮子改穿西服的留日學生,變成一個西裝革履佩戴金絲眼鏡的報紙編 輯,變成穿長袍馬褂足蹬布鞋的教師。1918年農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結束世俗生活皈依佛門,出家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最終成為佛教的律宗大師。他以 苦行僧而終其一生,李叔同把他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的角色,都發揮到了極致。
劉珍:我 們可以試著揣摩一下知識份子在變動劇烈時代的心境,那時候的知識份子都有熱情敏感的心靈,但這股熱情敏感的心也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狂熱的投身於各種革命 洪流中,一種是不堪挫折,苦悶失望,轉而玩世不恭。
蔡潔:是的,李叔同他是綜合了這 兩種心境,因此他會出家當和尚就不能簡單的看成是一種怪異,但是也決非只出於單純的社會原因。他之所以走入佛教中最嚴謹最規束的一門,正因為他有一段最燦 爛最浪漫的藝術生命。
劉珍:李叔同從日本留學回國到1918年出家為僧的幾年,是他 藝術教育和樂歌創作最重要的時期。在我國音樂教育剛剛起步,對是否需要音樂教育尚有不同意見的情況下,他毅然選擇了音樂和美術教育工作,並全身心地投入, 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蔡潔:我國近現代音樂起源於大多用外國曲譜填詞的「學堂樂歌」, 李叔同就是「學堂樂歌」的重要作者。李叔同填詞和選曲配詞的音樂作品有近百首,確切數目已無從考證。
劉珍:《中文名歌五十曲》歌集中收錄的大多是李叔同1912年至1918年所作的樂歌。歌集一經出版,就被各地學校選作教材, 連續再版十次,成為中國近現代傳播時間最長、發行量最大的教學歌曲集之一。這本歌曲集的《序言》中指出:「李先生有深大的心靈,又兼備文才與樂才,因而當 時能兼作詞曲者,也只有李先生一人。反映了李叔同在樂歌創作中的地位。
蔡潔:他也是 中國近代美術先驅,話劇創始人。凡詩、文、詞、歌、字、畫、音樂、篆刻乃至戲劇,無所不習,而且都是盡善盡美,有著開創性的貢獻。在二十世紀初年,已是藝 壇首曲一指的巨匠大師。
劉珍:李叔同歌曲中流傳最廣、影響最為久遠的一首樂歌就是 《送別》。《送別》的歌詞實際上是他「悲欣交集」人生的真實寫照,感人至深,搭配上美國作曲家奧德威的曲譜真是天衣無縫。
【音樂】
劉珍:聽眾朋友,您現在收聽的是希望之聲國際 廣播電台文化咖啡館,我是劉珍。
蔡潔:我是蔡潔。今天為聽眾朋友介紹的是中國現代藝 術之父—李叔同。我們知道李叔同到後來是選擇皈依佛門,出家成為弘一大師。
劉珍:抗 日戰爭時期,弘一大師提出「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的口號,並身體力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在宗教界產生重大的影響。
蔡潔:是啊,那是弘一大師在一九三七年倡導的。當時日本侵華的氣焰囂張,大師居住在廈門萬石巖,他把居室自題為「殉教」室。 大師的愛國愛教的精神永遠為後人歌頌。
劉珍: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三日,大師習書最後 墨跡「悲欣交集」四字,在徹悟止境中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享年六十三歲。
蔡潔:音 樂家許常惠先生在<近代中國音樂史話>中指出,李叔同的音樂成就是中國「開天闢地」的創舉──他倡導樂歌,最先接受西洋音樂,最早用五線譜作曲最先把西洋 音樂引入師範音樂教學。
劉珍:是的,這本近代中國音樂史話書中收集的論述與歌曲,豐 富而有系統,而且都經過詳細校對,是欣賞弘一大師音樂才華和偉大成就的寶典。
蔡潔: 這位20世紀初在中國享有盛名的藝術家,他是現代藝術啟蒙教育的先驅者,就像流星劃過夜空那樣的閃亮。
劉珍:李叔同先生青年時才藝出眾,是名重一時的風流才子,是一位充滿傳奇經歷而又多才多藝的奇才。他傳奇的一生是從絢麗步入平 淡,這一極具戲劇性的轉折為世人留下令人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
蔡潔:是啊,由風華才 子到雲水高僧,由高峰至低谷,怎不令人愕然呢?他傳奇般的一生充滿詩意和神秘感,今天的人們,觀照昔日弘一大師的塵緣蹤跡,想必會多一份對人生的感悟和啟 示吧!
【音樂】
劉 珍:聽眾朋友,今天我們節目時間也到了,劉珍與蔡潔在這裡感謝您的收聽,我們期盼下周同一時間文化咖啡館節目再見囉。BYE BYE!
蔡潔:聽眾朋友我們下周文化咖啡館節目再見了。BYE BYE!心打開,才會遇見對的人
拿掉他所有條件,你還願意跟他,就表示他是值得你愛的人。
陳月卿
星座:巨蟹座
婚姻:已婚,婚齡19年
資歷:前華視新聞主播,曾經主持《華視新聞雜誌》《天涯若比鄰》《放眼看天下》等節目,得過五座金鐘獎。
著作:《全食物密碼》《全食物再發現》
現職: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新健康飲食推廣義工
「我們到桃源街吃晚飯,飯後散步到中山堂附近,坐在人行椅上,他會靠在我的肩膀上休息,」陳月卿柔柔地說著,她和夫婿──國安局秘書長蘇起的生活點滴。
明年是他們步上紅毯後的第二十個年頭,由陳月卿來回答「如何嫁對老公」,最適合不過了。
嫁對人很重要,經營婚姻更重要
蘇起是否符合陳月卿心目中白馬王子的條件呢?「我從不去想會嫁什麼樣的人,緣分到了,自然就會出現。重要的是選擇妳所愛,愛妳所選擇的。」
她認為找到好老公很難,每個人的好都不一樣,要選合適的人才重要。她引述作家羅蘭的話:「婚姻就像鞋,有的明明是雙好鞋,可是會打腳。穿上去舒不舒服才是重點。」
「嫁對人很重要,經營婚姻更重要,」一位是衝鋒陷陣的新聞工作者,一位是服膺「定、靜、安、慮、得」儒家思想的官員、學者,他們的家庭生活是什麼光景?
一九八七年,陳月卿和蘇起因相親而認識,兩年後結婚,這次婚姻是兩人的第二春。當時也有人介紹其他異性朋友,而陳月卿情歸蘇起,是因兩人有相同的價值觀、興趣,同樣都是政大畢業、外省第二代的背景,更重要的是,「我們聊得來,很能溝通。」
吵架三原則不可犯,夫妻謹守底線
她為自己找到可以談心的對象而高興,她的老師卻潑她冷水,「男人結了婚就會變的,」陳月卿信誓旦旦地說,「蘇起不一樣,他不會變。」
婚後,他們就和一般夫妻一樣進入磨合期,「誰該倒垃圾、誰該洗碗、我也上班,為何我做比較多,」這樣的問題常常出現。
不出老師所料,他們也不溝通了,蘇起認為該說的話在婚前都說完了,「沒問題就不用溝通,『我愛妳』說多了就不值錢,」陳月卿卻認為「不溝通就會有問題,而且愛要說出來,我才知道你在想什麼啊。」
後來陳月卿發現,蘇起不說甜言蜜語,並不是不愛她,而是他認為說出口的話都是承諾,不可隨便說說。
他們約法三章,吵架有三原則不可犯:不能掛電話、不能摔盤子、不能說離婚。結婚以來,不管吵得多兇,他們謹守這條底線。不過,通常是蘇起冷靜的離開吵架現場。
蘇起誠心讚美,陳月卿甘心下廚
「我的居家本性是被蘇起誘發的,」雖然陳月卿的星座是以居家著稱的巨蟹座。
蘇起喜歡待在家裡,堅持在家吃飯。交往時,蘇起曾經問她:「會不會做飯?」陳月卿回他:「聰明的人學什麼都快。」
婚後第二天,蘇起「示範」了一桌好菜,讓陳月卿感受在家吃飯的溫暖,「不過,他就做那麼一次,」她笑著說如何被哄下廚,而且是心甘情願,因為不管她煮得如何,即使半生不熟、味道不對,蘇起都是面帶微笑吃下去,然後說「在家吃飯最幸福了」。
蘇起告訴陳月卿最希望回家時有一盞燈是亮的。結果點那盞燈的人經常是蘇起,等著晚歸的陳月卿回家,「有人點燈等我回家,感覺好好。」從此她喜歡往外跑的個性漸漸收斂。
「不要怕付出,不要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這是陳月卿的婚姻經營之道,「要常常讚美另一半,」就像她無論做什麼,蘇起永遠給予讚美。即使不做飯上館子吃飯,也會稱讚她很會點菜。早上起床還沒刷牙、洗臉,蘇起會讚美她,「老婆,妳好迷人。」
婚姻只有雙輸或雙贏,不可能單方勝利
夫妻之間要彼此尊重。陳月卿說,如果要請老公做事,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她以自己為例,有一天,她告訴蘇起,「我好喜歡接送小孩,在車上和小孩獨處時,我們講好多好多話喔。」結果隔天,蘇起早早起床,他說要送小孩上學。
信任是婚姻的基石。蘇起給陳月卿最大的信任和安全感。他們每天會定時通電話,有了孩子以後,還是會營造兩人世界,一個月約會一次。
夫妻角色也會因狀況而調整。當陳月卿忙著出書、演講,蘇起對她說:「我會好好照顧家庭的。」而當蘇起入閣忙於公事,她就會擔起大部份家事,讓他無後顧之憂。
在這段婚姻,蘇起的最大貢獻,就是讓她愛上運動、喜歡居家生活,改變急躁的脾氣,腳步開始放慢,生命不再只是工作而已。有時候,陳月卿在家用新聞人急迫的口氣說話時,蘇起會提醒她,不要把工作情緒帶回家。「把我安定下來,是他最大成就。」
她的豁達、開朗是從蘇起身上學到的。「我看到他真誠的一面,他的言行都符合佛家思想,原來佛家所說的是行得通的,」雖然蘇起不是佛教徒,陳月卿卻因他而信佛。
難怪,眼前這位曾經拿過五座金鐘獎,訪問過無數名人的昔日華視當家主播,眼神不見犀利,只有溫柔與詳和。
而個性內斂的蘇起,在陳月卿「調教」之下,現在每天都要和家人親親抱抱,而且是用力擁抱,他要讓家人感受到他的愛。
「婚姻應該是1加1大於2,讓雙方變更好,在婚姻裡只有雙輸或雙贏,不可能單方勝利的。」這是陳月卿的肺腑之言,因為她的幸福得來不易。
蘇起罹患肝癌,陳月卿人生大轉彎
時間要回到一九九一年五月。當時兩年的婚姻磨合期加上流產的打擊,陳月卿到美國短期進修時,開始思索婚姻的意義。然而蘇起的一通越洋電話,打亂了她的行程,自稱患有「工作上癮症」的陳月卿,人生順位重新排序。
「我得到肝癌,」電話那頭蘇起的語氣平靜,也叫陳月卿不必趕回家,繼續完成行程,「他是體貼我才這麼說的」。
為了確定病情,她打電話回台灣問醫生,「肝臟上的腫瘤很少是良性的,」聽到醫生的回答,她當下決定回台,放棄到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節目、CNN實習,為工作生涯加分的大好機會。
在紐約機場,她和送行同伴相擁而泣,為了蘇起的病,也為了人生這個突然出現的轉彎。
天天喝精力湯,拾回全家人健康
陳月卿回台後,辭去忙碌的電視節目製作人工作,以家庭為重,展開夫妻倆的抗癌大作戰。為了養生抗癌,她開始發揮新聞工作者的精神,研讀國內外健康飲食書籍,也當起神農,嘗試各種飲食方法。
《食物是最好的醫藥》一書是她的聖經,她相信「食物就是你的藥,藥物並不能帶來健康,心靈喜悅會帶來身體的健康……」而《用營養擊退癌症》一書裡所提的「全果汁」營養概念,讓她從此埋頭研究「精力湯」。
妳會常常在電視上看到陳月卿賣力介紹精力湯,那是他們全家人每天飲用的聖品,讓蘇起的肝癌不再復發,連原本是藥罐子的她,做身體檢查時,醫生都告訴她,腸胃漂亮得像嬰兒。那麼好的東西,當然要告訴更多人。
從電視主播,變成養生達人
人生的每個轉彎,都是新的起點。她感謝二○○四年逼她離開工作崗位的人,因為他們的逼退,陳月卿才能擁有現在的一片天。
二○○五年及二○○七年,她集結自身的體驗,出版兩本養生暢銷書,從主播變成養生達人。
在二○○五年的新書發表會上,蘇起上台致詞感謝妻子為他所付出的一切時大哭,令在場人士為之動容。「假如她生病的話,我恐怕沒有辦法花那麼多力氣來照顧她,她的事業也在高峰啊,說放開就放開。」
一心只想生孩子,讓蘇起有求生意志
樂觀的陳月卿,從沒想過會失去蘇起,只想到如何讓他活下去。除了改變飲食,在蘇起還沒度過肝癌復發危險期,一九九四年,她生女兒,一九九七年,她生兒子,「我一心只想生個孩子,讓我先生有求生意志。」
如果妳聽到有人在丈夫罹癌後,不離不棄,還生下兩個孩子,只為了激起他的求生意志,這是笨女人,還是真愛?
人有時候好像必須藉由老天給的考驗,才知愛的深度。曾在紐約思索婚姻意義的陳月卿,原來愛蘇起如此深。「當你拿掉他所有條件,你還願意跟他,就表示他是值得你愛的人。」
該如何像陳月卿覓得良緣、嫁對的人呢?「心打開,才會遇見對的人;選合適的人,不是最好的人;女性要獨立,無論是情緒上還是經濟上,自己的喜怒不要依附在別人身上,不要因為對方沒讚美妳就生氣;要有能力付出,不能只是一味要求;給自己一個角落,也給別人空間;不要想改變別人,不要以為婚後他會為妳改變……」陳月卿不吝惜地告訴大家她的秘訣。
採訪尾聲,問她蘇起是什麼類型的老公?「他EQ高,有智慧,成熟穩健,有愛心,有責任感,孝順顧家,具有專業、人文素養……」陳月卿的答案多到超出選擇範圍,看她談到蘇起時的眼神,你會以為她是熱戀或新婚的女人。
誰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呢?
■ 江榮原(阿原工作室負責人)
太快速的節奏,會讓我們沒有感覺,在來不及說謝謝之前,就已失去感恩的心情。到了一定年紀,我才明白正因為緩慢,底蘊才會層次分明。
開始製作手工有機肥皂之後,我到陽明山山區找了一塊地,栽種有機藥草園,在不使用農藥的前提之下,沒意料到,剛開始前面半年的藥草,竟幾乎被蟲子吃得精光。才發現這塊土地的受傷情況,比想像中的還要嚴重。
經過對氣候、水質、植栽各方面的深入瞭解和計畫。我想萬物冥冥之中,有一定的生命歷程,就好像毛毛蟲會結成蟄伏的蛹,才羽化成美麗的蝴蝶。於是我發願,就先讓在地的蟲、蠅老大們好好地滿足需求!儘管重新再來的第一次,仍然無法收成,但土地經過這一番自然的生生滅滅,生命力好像變得特別旺盛,之後再次栽種的藥草就長得非常漂亮。
如果想採用「有機」的種植方式,卻又一味追求高品質的成效,去進口澳洲的有機土覆蓋在原生土上,或者蓋間可以遮擋紫外線的恆溫室。不意間,走了這一圈,我們就違反了自然、還原、不過度的初衷。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執著於想法,而讓太精細的思惟影響到原來的單純美意。如果仔細觀察大樹,你會發現樹椏彼此讓出一條條的路,通往天空,讓大家能夠共生繁榮。就好像藥草的根,在土地裡四處穿梭,卻都不會打結窒礙。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向我們傾訴謙遜度日的道理。
從觀照種植到省思生活周遭,我們通常習慣接受電視傳媒的篩選畫面,看不到社會的百態;另一方面則過於依賴網際網路,使用目的性太強的搜尋工具,而錯過峰迴路轉的驚喜,也影響學習的效果。透過閱讀與聆聽,可以將想像的空間,紮紮實實地留存下來,讓生活多點感受,然後活得健康、快樂!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02期》
推薦一篇網路文章-
其實很早就想寫一篇咖啡的文章,但因緣一直不足。直到昨日聽到消息,一位朋友被診斷出得到巴瑞特氏食道症後,趕緊藉由這次機會完成此文,希望讓愛喝啡的朋友能有所警覺。
經仔細詢問,朋友得病的原因與後學推論是一致的,長期喝咖啡所引起。
咖啡是被商業化的產品之一, 對人體是多害少益,但其背後隱藏龐大商機,所以被包裝成高貴、有品味、有活力、時尚、健康等正面美好形象。而早上起床後來杯咖啡提神,更是多數人每日必行之道,甚至許多醫院內部也販賣咖啡,以方便醫師病患隨手一杯。
但後學已看到太多人因咖啡而受害,但仍然無知地續繼飲用,即使後學苦口婆心告之其前因後果利害關係,還是有人寧可傷身而貪圖其味。
最常聽到的理由,就是認為早上不喝咖啡會沒有精神。起床沒有精神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熬夜,有的是睡眠品質不良、睡眠不足,但無論什麼理由,喝咖啡提神的方式只是治標不治本。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找出沒有精神的原因,而非依賴咖啡提神。若是是生活習慣不良,就改變生活習慣,若是身體臟腑經絡產生的問題,就治其病。最差的況狀,就是睡不著靠安眠藥入眠,安眠藥是強迫精神入眠,睡眠品質自然不佳,所以起床後精神不好,只好再靠咖啡提神,而這種方式對身體完全是雙重傷害。
也有朋友說, 已經知道咖啡不好,但這是別人送的,品種稀有價格昂貴,不喝可惜,所以詢問後學能不能破例。東西好與價格高低都是人心去定出來的,不好的東西價格再高包裝再完美,也改變不了其傷害身體的事實。但為何有人不見其害或寧受其害而執意追求,如同引鴆止渴呢?《道德經》有句話可以解釋這種行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過度追逐外在的色聲味等五官感受,最後反而失去內在基本價值觀與判斷能力。因此媒體出現有人願意出高價,只為喝到一杯動物排泄物中的咖啡豆等類似新聞時,也就不足為其了。而這種心病,只有回歸平淡樸實的心,學習看透事物本質而不受外在包裝影響,才有機會根治。
長期喝咖啡的結果,其傷害多在中焦部位,像是肝、膽、脾、胃、食道、十二指腸等分部於中焦的實體器官。至於那個實體器官會先反應,則是依個人身體況狀而有所不同。
但實體器官在發生病變的半年至一年以前,患者已經陸續出現各種胃腸問題,像是便血、不易入眠、口中有異味、胸口灼熱悶痛、胃酸逆流、胃口不佳、沒有飢餓感、味覺改變等不同症狀,此時中醫能透過這些細微徵兆發現病情,在最佳時機提早治療。若等到實體器官出現問題,以中醫的觀點來說,已經有些晚了,並不是無法治療,只是要花費較多的精神與時間而以。
若不願相信咖啡有害的事實,仍長期繼續飲用也沒關係,這只是因緣不足而以 。不過無論如何,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身體症狀與感覺,身體一定會諴實地反應喝咖啡應有結果。
現在的周遭環境,咖啡到處隨手可得,只要能看破其商業包裝與了解其害,自然不會再受其誘惑。希望這文章能讓咖啡依賴者看清事實,早日戒掉這不良的飲品。
咖啡性味分析
一般物性會以二種方式判斷,一為由其外觀,二則為服後反應。以下給大家參考,您不妨自己聯想看看。
1. 咖啡為豆,形像腎(….)。
2. 咖啡經過烘焙,色黃黑,內乾外油(….)。
3. 咖啡極香,散佈速度快(….)。
4. 咖啡味極苦酸(….)。
所以咖啡以現在話來說,可以明顯提神、興奮、鎮定、樂觀、幫助排瀉、收縮血脈,利尿,能產生上述明確作用,那已算是中藥等級的藥材。
如果今天有患者正有此需求,那來喝杯純咖啡,正好可以治病。但現在的啡咖文化卻是不論有病無病,合適不合適,都常常喝,天天喝了。如此單味藥能天天喝嗎?
那天天喝,常常喝又會如何呢?過度提神、過度興奮、過度鎮定、過度樂觀、過度排瀉、過度收縮血脈,過度利尿,肝、心、脾、腎與氣血均傷,不就是噁嘔、便血、不易入眠、口中有異味、胸口灼熱悶痛、胃酸逆流、胃口不佳、沒有飢餓感、味覺改變、心悸、骨鬆等等嗎?
添加只是掩飾其惡,但不改其性。但對身體來說有差,因為一個是喝咖啡,另一者是喝咖啡與喝牛奶。
台灣第一部全球暖化對台灣影響的紀錄片,《±2℃》(全名:±2℃-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於2010年2月22日首映,同時開放免費的播映、轉錄及流通。
本片希望並呼籲台灣土地上的人民面對地球暖化所帶來的問題。
議題同時觸及在全球暖化下,台灣在科技、工業以及經濟上必需面臨的改變。
當影片結束,強調請大家寫信給總統時,您的看法是如何??
只是寫信給總統? 這樣就夠了嗎? 我想絕對是不夠的!!
請大家仔細想想自己還能做什麼! 一個真正能幫助地球的方法。
歡迎討論!!
影音串流觀賞網址: http://phpjsh.0fees.net/2c/ 共分8段.